欢迎光临重庆热线!
今天是 2025年05月22日 星期四
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,5月19日,最高人民法院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6件人民法院审结的串通投标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。
招标投标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据了解,当前,串通投标犯罪案件呈现出犯罪主体多元化、犯罪手段隐蔽化、犯罪链条组织化的新特点和新动向。从新发布的典型案例看,具体方式包括招标方在拟定招标方案时与投标方内外勾结,招标代理机构居中牵线,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、围标陪标等多种类型。
最高法表示,在依法惩治串通投标犯罪的过程中,人民法院突出从严惩处的总基调,通过判处罚金、追缴违法所得等手段“打财断血”,彻底铲除犯罪分子的利益链条。
典型案例中,有的招标方为意向投标人量身定做招标参数,表面合法,实则暗箱操作;有的招标代理机构通过不正当手段控制评标专家评分账户,虚假评分;有的投标人为了规避大数据监控,采用阶梯式布点报价的方式进行围标。
最高法表示,要坚持证据裁判原则,深入审查招标文件、电子数据、行为手段、资金流向等核心证据,建立实质违法性判断标准,依法准确认定犯罪性质。同时,对于案件中涉及的行贿、受贿、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等其他犯罪行为,依法数罪并罚,实现对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。(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)
上一篇 解锁便捷购物新姿势,尽在淼鑫甄选
下一篇 王楚钦对组织办赛很失望